安徽自考365

您好,欢迎访问安徽自考365,自考助学正在接受报名。

2022年10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

2023-10-30 11:34分类: 汉语言文学(本科)真题 阅读:

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代码0032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自考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法家文化的发源地是(B)

A.齐鲁

B.三晋

C.南楚

D.北魏

2.“不违农时,谷不胜也”出自(D)

A.《论语·季氏》

B.《孟子·尽心上》

C.《四书训义》

D.《孟了·梁惠王》

3.春秋、战国的分期时间是(B)

A.公元前576年

B.公元前476年

C.公元前376年

D.公元前276年

4.《天人三策》的作者是(A)

A。董仲舒

B.刘彻

C.朱惑

D.李延年

5.魏晋时期,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D)

A.拜师

B.游历

C.填词

D.清谈

6.唐朝诸多宗教派别分流并进,最终独占天下局面的是(C)

A.天台宗

B.华严宗

C.禅宗

D.净上宗

7.葡萄牙人赖占澳门的时间是(D)

A.1573年

B.1543年

C.1563年

D.1553年

8.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记录了二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C)

A.《农政全书》

B.《万有文库》

C.《淮南子》

D.《农书》

9.代表了商代制陶工艺最高水平的是(A)

A.白陶

B.灰陶

C.黑陶

D.黄陶

10.封建社会中,大夫以上的贵族乘的车称为(C)

A.路

B.舆轿

C.轩

D.官轿

11.由唐代的燕儿演变而来的智力玩具是(B)

A.九连环

B.七巧板

C.魔方

D.投壶

12.下达第一个全国性的公开选拔人才诏令的皇帝是(D)

A.李世民

B.忽必烈

C.朱元璋

D.刘邦

13.《船山遗书》的作者是(A)

A.于夫之

B.顾炎武

C.黄宗羲

D.陈白沙

14.后世将其合称为《黄帝内经》的两部著作是(B)

A.《素问》和《难经》

B.《素问》和《灵枢》

C.《灵枢》和《伤寒杂病论》

D.《难经》和《伤寒杂病论》

15.周朝王位的传递实行(A)

A.嫡长子继承制

B.禅让制

C.父子相承

D.兄弟相及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A)

A.《法经》

B.《刑书》

C.《秦律

D.《吕刑》

17.沿用“周公六礼”的婚礼礼仪程式的民族是(C)

A.蒙质

B.满族

C.汉族

D.朝鲜族

18.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专有名称的是(C)

A.刘康公

B.董仲舒

C.张载

D.刘禹锡

19.提出“中庸”这价值原则的是(B)

A.孟子

B.孔

C.荀子

D.庄子

20.上元节指的是(D)

A.八月十五

B.十月十五

C.七月十五

D.正月十五

21.主张“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是(C)

A.荀子

B.老子

C.墨子

D.朱熹

22.把“礼”当作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的典籍是(C)

A.《荀子·礼论》

B.《左传》

C.《礼记·冠义》

D.《论语·季氏》

23.把教育的地位提到“政之本”高度的是(D)

A.董仲舒

B.孔了

C.孟子

D.贾谊

2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D)

A.《大韶》

B.《楚辞》

C.《离骚》

D.《诗经》

25.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是(C)

A.元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26.最早讨论“言意关系”的历史文献是(A)

A.《周易》

B.《诗品》

C.《论书》

D.《文心雕龙》

27.除汉族外,其他有代表自己语言的文字的民族一共有(C)

A.26个

B.25个

C.24个

D.23个

28.最早提出语言“名实”问题的是(C)

A.荀子

B.孟子

C.孔

D.韩非于

29.周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B)

A.《仓颜篇》

B.《史籀篇》

C.《百家姓》

D.《急就篇》

30.在元朝担任官职达17年之久的是(B)

A.利玛窦

B.马可·波罗

c.马丁

D.汤若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ABD)

A.察举

B.征辟

C.世袭

D.考试

E.科举

32.下列著作属于黄宗羲著述的是(ABC)

A.《明夷待访录》

B.《明儒学案》

C.《原君》

D.《日知录》

E.《四书章句》

33.船的前身是(ABCDE)

A.木排

B.竹排

C.葫芦

D.革囊

E.羊皮筏子

34.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礼书是(BCD)

A.《曲礼》

B.《周礼》

C.《仪礼》

D.《礼记》

E.《大戴礼记》

35.唐代的舞蹈名称繁多,最为盛行的是(AB)

A.健舞

B.软舞

C.字舞

D.花舞

E.马舞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祖先崇拜

答: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他们被当作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1分)那些强有力的、对氏族共同体有贡献的人,死后才被奉为祖先而受到崇拜。(1分)

37.九品中正制

答:中央在各州都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木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1分),然后根据:人的品级,向史部举荐。(1分)

38.阶层标志

答:随着社会制度和社会等级的变化,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都在服饰上有所显示。(2分)

39.汉赋

答:汉赋是由楚辞演化而来的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1分)汉赋的根本特色就是以铺张为能事,这种特色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关系。1分)

40.文以载道

答:“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米的,这里所说的“道”,是指偶家的传统伦理道德。(1分)周敦顾认为,写作文章的日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如果仅仅是文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简述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

答:在漫长的历史中,传统语文教育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是传统

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2分)二是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1分)三是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2分)(三点体现出任意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5分)

42.简述历史传说中工匠的特点。

答:历史传说解释工匠: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手的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能力。(2分)二是无法合作性,说明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了一定的控制范围,扩大经营产品就会变形。(2分)三是唯一性,指一些手工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样的活儿,换了别人,人们就不认了。(2分)

(三点体现出任:意一点给2分,答对点给5分)

43.简述宗法观念对国家政治结构渗透的主要表现。

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而:

一是“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2分)

二是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2分)

三是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2分)

(三点体现出任意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5分)

44.简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的主要特征。

答:这种全新的文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它有鲜明的时代性。(1分)

第二,它有浓郁的民族性。(1分)

第三,它有事实求是的科学性。(1分)

第四,它有吸纳百川的开放性。(1分)

第五,它有深广的群众性。第六,它有勇于改革的创造性。(1分)

(答对任:意一点得1分,答对五点给5分)

45.简述唐朝的开放精神。

答:一是尚武精神,开放的胸襟是唐代立国的基本气象。(1分)二是开放的民族政策,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对异国之人,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2分)三是崇佛教与重诗文,唐代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佛教、道教、儒教以及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袄教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信众。(2分)

(三点体现出任意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5分)

46.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答:一是高度的个性化。(2分)二是传承的经验性。(2分)三是浓缩的民族性。(2分)

这三个特点决定了这种文化成品非常脆弱,易于萎缩甚至流失;但也决定了它的价值;或者说不论在国内还是世界上,它都行无可取代的唯一性,越是民族性强,就越为世界所关注。(三点体现出任意·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5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7.论述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答: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第一,统筹水土利用规划,重视水土平衡的关系。提出整地、浇水、种植、施肥、收获和准备耕…盘棋的思想,指出关键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任何农业经普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2分)第二,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张履祥的《补农》提出,孤立地看待一两种农作物栽种,便不会有很好的结果。要协调好劳力、农具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注意如何选择雇工、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谦和处世和勤俭持家等,这些是农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知识。(2分)第三,引进有粮农作物品种。元代孟祺等编著的《农桑辑要》所提供的一条重要信息就是新添“栽木棉法”,通过此书,很多蒙族的旅行者,熟悉棉花的好处。《农桑辑要》描写了怎样选择合适的土壤,修建高台等,介绍了从种棉花到织布的全过程。(2分)第四,人力胜天说,即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这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吕氏春秋·审时篇》提出了“厚(候)之为宝”的看法,《齐民要术》提出了“顺天时、量地利”的原则,到明代,马一龙在《农说》中提出“力足胜天”的命题,这些都是从我国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2分)它认为人的合理作为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通过巧种实干,以取得人力胜天的成绩,这是其有一定思想水平的概括,值得后人珍视。(2分)

48.论述传统社会的礼俗规范的功能表现。

答:从家法族规的内容看,礼俗规范功能有如下表现:一是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1分)孝悌之道,是家训族规中大力提倡的内容,孝悌之道被认为是与血缘关系共生的天然的人伦之道,人伦之道是宗族凝聚的粘合剂。(1分)(举例、引证说明恰当,能展开论述。(1分)二是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1分)家训族规中有相当部分内容是人格修养的内容。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士人的理想抱负,而科举制度为广人庶民的上升提供了可能,修身齐家是家族子弟向上努力的第一步,家训族规重视对家族成员的人格教育。由于习性的养成与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教育有密切关系,因此传统家训中强调童蒙的人格教育。(1分)(举例、引证说明恰当,能展开论述。(1分)三是以劝诫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1分)家训族规作为一种家族性的礼俗规范,它是基层社会治的有效方式。家族成员朝夕相处,“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家训族规对民众的约束直接而细密。(1分)它对人民的行为规范有两种表现,一是通过伦理教化,使人们自觉养成具有爱敬之心、行为得体、举止合乎礼数的好子弟;(1分)二是以惩戒条例,明确要求遵循家法族规与国法律条。(1分)

安徽自考助学网

郑重声明:本站开通助学课程,为考生提供助学督学服务,减轻学习压力,不提供代刷课、代做作业。

上一篇:安徽自考09073唐诗研究(考前120题【上】)

下一篇:2022年4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安徽自考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