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研究简答题速记宝典
莎士比亚研究 速记宝典
(10856适用安徽)
一、简答题
命题来源:
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
(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
(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歌美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四分法。
答:(1)试验期(1590年~1596年):这是莎士比亚的学艺阶段,带有明显的模仿性,尽管戏剧结构严密完整,但人物刻画均不够深刻:心理描写不够细致:人物语言冗长而矫饰,比喻丛生,押韵频繁等。
(2)和谐期(1597年~1604年):“和谐”指的是莎士比亚在艺术上应付自如,诗艺高超,诗句和谐。艺术技巧的运用娴熟,人物语言一气呵成,人物个性鲜明突出,不少剧本除了一般刻画人物外,还对其中主要人物倾注全力,精心塑造。这个时期莎士比亚十分注意通过人物独白表现其内心思想活动。这一时期的剧本从《亨利四世》开始至《奥赛罗》结束。
(3)洋溢期(1605年~1609年):所谓“洋溢期,指这一时期诗人思想活跃,热情洋溢。莎士比亚这一时期不仅在诗句上放纵不羁,一泻千里,而且在戏剧情节的结构上也复杂多变,灵活自如。如《李尔王》、《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4)顶峰期(1610年~1612年):无论在艺术上,思想上,甚至在用词造句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如《暴风雨》。
考点2:简述在第一对开本基础上莎士比亚戏刷的分类,
答:(1)历史剧(10部):《亨利六世》三部曲、《理查三世》、《约翰王》《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二部曲、《亨利五世》、《亨利八世》
(2)喜剧(10部):《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3)悲喜则(3部):《一报还一报》、《终成着属》、《特洛伊勒斯和克瑞西达》
(4)悲剧(10部):《秦特斯·安德洛尼克斯》、《罗密欧与朱丽叶》、《裘力斯·凯撒》、《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雅典的泰门》、《科利奥兰纳斯》、《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5)传奇剧(4部):《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考点3:简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特点。
答:(1)莎士比亚的诗作,改变了彼得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对句组成,即按四、四、四、二编排,每行诗句有10个抑扬格音节,韵脚为abab cded efef gg。这样的格式后来被称为“莎士比亚式”或“伊丽莎白式”。
(2)莎诗以自由奔放、形象生动、结构巧妙、音乐性强、起承转合自如为特色,常常在最后一副对句中点名题意,
考点4:简述对莎氏的154首十四行诗歌的认识。
答: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2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几乎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1)从内容上看:第一部分(前126首)献给一个年轻的贵族美男子,诗人的诗热烈地歌颂了这位朋友的美貌以及他们的友情;第二部分(第127-152首);献给一位“黑肤女郎”,描写爱情:最后两首及中间个别几首,与故事无关。
(2)从主题上看:以友谊和爱情为主题,诗风甜蜜而富有哲理,感情充沛。
(3)从艺术特色上看:“时间”出现频繁,至少有10首表现为通过诗歌可以战胜时间,使青春永驻;语言多姿多彩,高雅居多:善运用“矛盾修饰法”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基本上采用的是抑扬格五音步诗,又进行很大的创新,称为“莎士比亚式”:反对浮夸的文风,崇尚质朴、真诚,有许多富有诗意的比喻、隐喻、戏言、双关语:具有内在的两重性,
(4)从地位上看:诗集反映出时代的全部精神史,由之也反映了时代的现实的历史,它们是文艺复兴时代的抒情概括,具有非常高的地位。
考点5:简述莎士比亚历史剧的基本思想。
答:(1)莎士比亚通过英国历史所表达的思想倾向,是十分鲜明的。概括起来,一方面强烈地反对社会混乱;另一方面热烈地拥护开明君主制。
(2)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反复揭示并强调的社会混乱的根源是:一是,不合格的君主;二是,争夺王位的谋杀与战争;三是,朝廷显贵的相互倾扎(玫瑰战争),封建贵族的割据与反叛,也是造成混乱的重要原因;四是,民众暴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五是,罗马教廷的压制和干预。
(3)关于拥护开明君主的思想:一、贤明公正。二、英勇坚毅。三、合法继承。
考点6:简述《理查二世》的艺术特色。
答:(1)冲突在场面中展开,是本剧情节结构的首要特色,也是莎翁突出事件,以充分体现历史剧的风格特征的主要技巧。
(2)对比手法的运用,也有助于突现人物性格与人物命运的趋势。
(3)论辩性和意象性,是本剧语言上的一大特色。如退位时的自嘲。
总之,《理查二世》显示出了场面宏大、冲突激烈、形象突出、语言生动等艺术特色。
考点7:简述勾勒《理查三世》的艺术手法。
答:(1)用对比的形式,将理查塑造为一个表里不一的矛盾体,也显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2)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深入探索,通过大量的独白、旁白、梦境加以表现。例如本剧以理查的独白开场,为理查从外形到内心定下基调,也铺展开了全剧最主要的戏剧矛盾;尾声处,十一个幽灵的出现也让这部剧的整体韵律迎来了一个高潮。
考点8:简述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答: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中平民社会的代名词,它是英国封建关系解体时期的历史性画面的艺术体现。剧中通过福斯塔夫这个人物,莎士比亚将贵族战争和平民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恩格斯将以福斯塔夫为中心的广阔的市民图景称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社会的问题变得不仅仅是王室的问题,整个社会转型时的动荡不安也展露无遗。
考点9:简述福斯塔夫(《亨利四世》)的形象。
答:(1)作为“历史人物”他是没落封建骑士的代表,骑士阶级原有的价值观念他己荡然无存。面对剧变的现实,只剩下原来的寄生虫习惯,必然被时代激流淹没,永久退出历史舞台。他所代表的平民社会,是当时社会变幻、发展的缩影,生动绚丽的历史画卷。
(2)作为“艺术”人物,他是莎氏创造的光辉的喜剧形象之一。其喜剧效果由其性格本身魅力造成。他生性乐观开朗、幽默风趣:对自己穷愁潦倒的生活,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他逢场作戏,无拘无束,不受任何道德、礼法约束,享有充分自由。正是性格这一面,使他显得可贵可爱,具有某种鼓舞人心。
考点10:简述莎氏喜剧的风格特色。
答:(1)肯定性、歌颂性主题所莫定的乐观开朗基调。
(2)女性形象的优美绝伦,焕发出了明媚艳丽的独特光彩。
(3)抒情与写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优美恬静的喜剧氛围。自然景象的纯朴美好、优美恬适与人物的美好情愫、善良品性结合起来,使莎翁笔下的喜剧场面更显诗情画意,更加恬美动人。
(4)莎翁喜剧的浪漫性、抒情性,也与莎翁所运用的语言有关。莎翁的语言主要出自正面人物之口,既是典雅脱俗的,又是幽默诙谐的,是一般通俗喜剧所难于媲美的。
考点11:简述《仲夏夜之梦》的四条线索。
答:①雅典国王提修斯正准备跟喜坡丽坦结婚 庄严的无韵诗
②四个年轻人的爱情纠葛 无韵或两行一韵的抑扬格五音步诗行
③仙王和仙后的小纠纷 跳跃的七音节的诗行
④一群在雅典市集上作工过活的手艺人聚集在一起练着戏,预备在提修斯结婚的那天表演 散文已门道白,满口俚语,俏皮话连篇。
四条线索开始各自为政,后来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场煞是热闹的好戏。四组人物代表了不同的意境,有不同的思想和语言风格,采用了不同的文体:——莎士比亚戏剧中用韵最多的诗剧。
考点12:简述《仲夏夜之梦》艺术上所体现的特色和成就。
答:(1)在情节结构上是很出色的,多条情节线索,多种喜剧因素的巧妙综合。本剧情节丰富,至少包含四条情节线索,它们来源不同,且又相互独立,反映出现实生活的不同侧面,体现出了各自所特有的喜剧色彩。
(2)本剧具有强烈的幻想性与抒情性,是两者的完美融合,因而体现出了别具一格的喜剧风貌。作者的想象与幻想,又是跟写景状物、抒写感情融合交织在一起的,抒情的作用明显增强,情节的展现相对减弱,因而全剧就像一支连续不断的戏剧化抒情歌曲。
考点13:简述《咸尼斯商人》的艺术特色。
答:首先,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作品不仅包含“一磅肉的故事”和“三匣择亲的故事”两条生动有趣的情节线索,而且还有杰西卡的卷逃私奔和戒指戏夫两条耐人寻味的情节副线。它们相互交织,不仅构成了激烈紧张、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而且也充分显露了作品的喜剧风格;
其次,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夏洛克的语言粗俗而露骨,鲍西亚的语言优雅而又典丽,选择指标应具有普遍性、可比性和相对稳定性。
第三,喜剧化的情调和风格。作者的重心在揭露夏洛克的贪婪和吝啬,歌颂青年人的爱情和友谊。对于前者,作者用的是漫画式的讽刺手法,通过夸张性的描写,揭露夏洛克的种种丑态。对于后者,作者则以抒情式的赞赏手法,通过幽默风趣的“误会”,充分展现了青年人的活泼开朗、乐观热情、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考点14:简述《无事生非》中贝特丽丝的形象。
答:贝特丽丝是这部喜剧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形象。在莎翁所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她的性格是十分独特而别具一格的。她有一般女性所具备的美丽、善良、高贵和机智,同时,她又具备其他女性所缺乏的甚至不具备的泼辣、倔强、乐观和风趣。她不乏女性的温柔和妩媚,而更多的是男性的豁达开朗、刚毅果敢。
考点15:简述杰奎斯关于“全世界一个舞台”和“人生七个时期”的论点。
答:(1)最初是婴孩,在保姆的怀中啼哭呕吐。
(2)然后是背着书包、满脸红光的学童,像蜗牛一样慢吞吞地拖着脚步,不情愿地呜咽着上学
堂。
(3)然后是情人,像炉灶一样叹着气,写了一首悲哀的诗歌咏着他恋人的眉毛。
(4)然后是一个军人,满口发着古怪的誓,胡须长得像豹子一样,爱惜名誉,动不动就要打架,
在炮口上寻求着泡沫一样的荣名。
(5)然后是法官,胖胖圆圆的肚子塞满了阉鸡,凛然的眼光,整洁的胡须,满嘴都是些格言和老生常谈。
(6)精瘦的趿着拖鞋的龙钟老叟,鼻子上架着眼镜,腰边悬着钱袋。
(7)终结着这段古怪多事的历史的最后一场,是孩提时代的再现,全然的遗忘,没有牙齿,没有眼睛,没有口味,没有一切。
考点16:简述《第十二夜》三条主线四条次线。
答:(1)有三条主要情节线索:一、奥西诺公爵对奥丽维娅的求爱;二、薇奥拉对奥西诺公爵的暗中爱慕;三、奥丽维娅爱上了女扮男装的薇奥拉。
(2)一、奥丽维娅与西巴斯辛的误会爱情;二、安德鲁爵士对奥丽维娅的追求;三、马伏里
奥妄想高攀奥丽维娅;四、托比爵士与女仆玛利娅的结合。
上述七条线索相互交错,构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情节体系。
考点17:简答《第十二夜》各有那些不同的爱情面貌?
答:一厢情愿式的(奥西诺对奥丽维娅):默默追求式的(薇奥拉对奥西诺):一见钟情式的(奥丽维娅对薇奥拉):两厢情愿式的(奥丽维娅与西巴斯辛):受人挑唆式的(安德鲁对奥利维娅):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式的(马伏里奥对奥丽维娅)
考点18:莎士比亚关于悲剧人物的论述。
答:(1)悲剧主人公往往是贵族、帝王将相。哈姆莱特是王子、李尔是国王,麦克白是大将和国王、奥赛罗是大将、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贵族公子和小姐、秦门是大富翁。
(2)悲剧通常以高贵人物的死亡而结束。
(3)悲剧人物的行为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他们所做的是自由选择,但在性格上都有缺陷,因而他们的选择往往走向不幸的结局。
(4)莎士比亚不满足于写悲剧人物和外界的矛盾冲突,而是花了大量的笔墨突出描写人物剧烈的内心冲突。
考点19:简述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形式。
答:悲剧色彩与喜剧因素糅合。悲中有喜,调节了悲剧的气氛。有意识地利用适当时机主动提供笑料,把幽默的插曲或滑稽人物引入悲剧,来适应人们需要变化的心情,同时又增进了悲的凄惨氛围,收到更好的戏剧效果。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老妪等喜剧人物的穿插:《哈姆莱特》在痛苦的心情中还要强颜欢笑开几句无关大体的玩笑等。这样使观众长时间的紧张状态缓和下来,恢复了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变不合时宜的笑为适宜的笑的手法,是莎士比亚的杰出创造,成为调节观众情感的杠杆。
考点20:简述莎氏的悲剧是按照什么基本原则进行创作的?
答:“矛盾对立原则”
(1)从基本冲突来看,高贵人物和丑恶、奸诈人物:理想与现实的严重对立与冲突。
(2)从形象塑造上看,在内外矛盾上塑造和刻画人物形象。
(3)从悲剧的色彩和风格上看,悲喜交融、现实与浪漫结合。
考点21:简述《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相同点。
答:(1)谱写了纯洁爱情的篇章,歌颂了真善美,反映了人类的共性:人类渴望爱情幸福,生活甜蜜。
(2)都抨击了封建制度,尤其是家长包办婚姻制,强调个性解放,自由恋爱。
(3)两部作品都有令人欣慰的结局,《罗》中两个年轻人的惨死使两家握手言和,爱情在道义上战胜了不合理的制度:《梁祝》化蝶同穴永不分离,代价虽惨痛,但能给人们以警醒。
(4)采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融合的手法。莎士比亚如实展现了封建时代家长制和年轻人新观念之间的冲突,但用美好的词汇极力讴歌两位主人公,并设计了如诗如画的场面,如花园倾诉衷曲一场,诗意般的月光、夜莺、乐曲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完全是一部爱情诗剧。著名的莎译者朱生豪说《罗》是莎士比亚早期的抒情悲剧,也是继《所罗门雅歌》以后最美丽悱侧的恋歌。
《梁祝》中楼台相会、十八里相送都具有浪漫主义情调,最后化蝶更是充满幻想的色彩。
(5)从人物的离合关系来看,都经历了合-离-合。罗与朱自从舞会相识,到花园盟誓,私下结婚,几乎都在一起。直到提伯尔特被杀,罗被迫逃亡,这是分,最后两人合死合葬。梁祝上学读书,命运把他们连在一起,但父母强行拆散,这是分,最后坟墓成全了他们的心意。
考点22:简述造成哈姆莱特性格(悲剧)的原因。
答:(1)客观原因:他所面对的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哈姆莱特还不能担当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因而他的复仇以及他的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2)主观原因: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失败也就是必然的,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他的犹豫不只是找不到复仇的方法,而是因为他所进行的关于人类生命本体的哲学探讨,涉及到人的生存、死亡与灵魂等形而上的问题。残酷的现实也让他认识到,人不像人文主义者所颂扬的圣洁,相反人的情欲在失去理性规范的制约后产生无穷的恶,社会也趋于混乱,在他眼里,所有人都是十足的坏人。
考点23:简述《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
答:(1)在人物塑造方面,《哈姆莱特》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在性格。为了使人物形象达到丰富性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莎士比亚还成功地把对比手法用于人物塑造。
(2)情节结构上,突出表现莎剧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哈姆莱特复仇,雷欧提斯和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复仇三条线索交错发展主次分明。
(3)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重性。用现实主义手法勾画了一个矛盾重重的国家现实,同时融入浪漫主义因素。例如通过想象构成奇特怪异的场景(夜半城楼鬼魂的显现、戏中戏的巧置机关、荒芜墓地的戏谑与格斗等)。
考点24:《李尔王》阴郁悲愤中是如何透暴出理想光辉的?。
答:(1)经过李尔的前后变化即他从非人性到人性的转变“复归”的过程体现;
(2)经过考狄利娅的形象塑造,表示出对高贵人格价值和美好心灵的肯定和向往;
(3)经过对一些正面人物的描绘,表现出正义、善良的力量将逐步壮大并取得胜利。
考点25:为什么说麦克白不同于一般的主人公?为什么把《麦克白》称之为“野心的悲剧”。
答:麦克白不同于一般悲剧的主人公,而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和变化发展特性的主人公。矛盾的性格是这样明显而又有机地体现在他身上,并且贯穿在他整个一生中,恰如世间万物其内部均包含着矛盾对立的因素,并且贯穿在它们整个发展过程的始终一样。
《麦克白》是一出揭露和鞭答野心的悲剧。作者是把野心作为一种与人性相对立的邪恶的社会因素来看待的,一个本着善良人性和美好前途的人文主义英雄,却在野心的腐蚀和毒害下遭到了毁灭。
考点26:请解释戏刷中的“三一律”原则,并举例说明。
答:“三一律”,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传奇剧中结构最严谨完美的一部,在创作手法上格守古典的“三一律”,时间集中在某一天下午到傍晚的三四个小时内,地点只限定在一个孤立的小岛上,情节虽没达到绝对的一致,但仍达到了高度的集中,围绕着扬善惩恶开展。
考点27:简述《圣经》对莎士比亚戏剧母题的影响。
答:(1)错认身份的母题:《创世纪》以撒几乎每部喜剧都用了这一母题。如《错误的喜剧》中“李生兄弟”:《仲夏夜之梦》中因“花汁”
而错认情人的青年男女:《威尼斯商人》和《第十二夜》中“女扮男装”的鲍西霞和薇奥拉;《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中海伦娜和伊莎贝拉的“偷梁换柱”。
(2)妒忌和杀兄的母题:《创世纪》该隐
弟弟杀害(迫害)哥哥——《哈姆莱特》《理查三世》《李尔王》《暴风雨》《皆大欢喜》等。渲染人性险恶,社会道德沦丧,人世间布满陷阱,灭绝人性。
考点28:简述莎士比亚采用希腊神话原型的原因。
答:(1)集体无意识的催生
希腊神话中的宇宙观、自然观、价值观、伦理观、男女地位、权力意识、复仇意识一直影响了后世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在莎士比亚的潜意识里打下烙印,悄然左右他的艺术想象。莎士比亚洞察了自然的未可知性和神秘性,并将其转化为艺术,赋予它想象的美学意义。
(2)表达对远古文化的追崇,对祖先的眷念,对古希腊文明的向往和憧憬。古希腊神话表面上写神,实际写人,充分展示人性的方方面面,是一种鲜活的人本文化。